1. 牛牛宅男首页
  2. 流言蜚语

天皇一个问话 李石樵画中人顿悟原来钱该这样花

〔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今年是台湾文化协会成立百年纪念,国美馆推出专题展重现那个由旧时代走向现代的「进步时代」,将台湾文协重要人物林献堂、蒋渭水、杨肇嘉、蔡培火等人,致力台湾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事蹟,透过画作与史料对照呈现。

天皇一个问话 李石樵画中人顿悟原来钱该这样花李石樵〈杨肇嘉氏之家族〉,1936年,油彩、画布,179 × 226公分。(国美馆提供)

其中,杨肇嘉(1892-1976)在日治时期为知名士绅,家中曾是台中清水首富。杨肇嘉赞助台湾青年画家参与日本政府举办的美术比赛,藉此在殖民社会里建立台湾人的社会地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幅李石樵于1936年所画的〈杨肇嘉氏之家族〉,不仅入选日本帝展,因受到日本天皇的注意而名噪一时,更使杨肇嘉深刻感受到美术品挂在帝展墙面上的影响力,远比在街头的演说还要大。

画作中以杨肇嘉为中心表现出台湾人的自信与尊严,背景台中公园除意味着杨肇嘉的故乡,也点出「台湾」的象徵地标。杨肇嘉有8个孩子,但其中1子早逝,因此,画作中只有杨肇嘉夫妇与7个孩子,因为富商的家族背景,几个孩子后来也几乎都是豪门联姻,画作中目前唯一还在世的是嫁入财团的小女儿杨湘薰,因此这幅画也随之深藏豪门,堪称是此次展览最「难得一见」的作品。

天皇一个问话 李石樵画中人顿悟原来钱该这样花杨肇嘉与好友们于悬挂家族画像的六然居客厅合影。(六然居资料室、国美馆提供)

据策展人林振茎表示,据传此画当时委託费用是1千元(当时币值),200号的画作,遭旁人质疑「为何这么贵?」但艺术家说,「怎会贵?」为了这幅画,他花了半年时间与杨肇嘉家族相处,先为每一个人画肖像,再把每一位肖像「合成」到这幅「家族」画像中。

据说当年入选帝展后,李石樵没时间亲自去取回画作,就由杨肇嘉去,没想现场每个人都认得他,一问才知原来早前日本天皇去看画时,不经意问到画中人是谁?什么来历?引发媒体关注,隔天就刊登在日本的报刊上。杨肇嘉也因此事领悟到,之前在东京15次街头请愿运动,竟不如一张画的「美术力」,于是在回台后,决定倾其家产支持文化艺术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