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副刊.爱读书】 《法兰妮与卓依》
•
流言蜚语
沙林杰着,黄鸿砚译,麦田出版
〈法兰妮〉描绘一对学生情侣的午餐对话,男方故作姿态挑剔课业与人际关係,女方(也就是法兰妮)则压抑反驳的欲望,为维持「完美典型」费力。直到进入〈卓依〉,小说家才揭开背景:原来格拉斯家的法兰妮与其他六个兄弟姊妹,曾是儿童益智节目「聪明宝贝」的宠儿。从肤浅滑入反肤浅,法兰妮的哥哥卓依,遇到对盘的人就口若悬河,不对盘就「坐在那里如死神本人」;小说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转弯。在沙林杰(J.D. Salinger,1919-2010)分毫不差地裁切下,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优越」得令人难以忍受(叶利尼克在《美妙时光》提供了另一种精采的欧洲版本)。《法兰妮与卓依》的人物处于各自的焦虑,想从沟通得到化解,却不断被模式、惯性与说话本身困住。沙林杰同贝克特拥有最杰出的语言长才,充分运用饶舌与沉默,甚至单一对白的细緻变速,创造丰富意涵与构造。而沙林杰的声音并不荒芜,在机智的挖苦背后,是更深的爱与理解;他用余光留意,以备在快要掉下去时,及时抓住焦虑者们。(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