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台湾灯会华丽变身 新竹市光临艺术节暑假闪亮登场
新竹市光临艺术节在新竹火车站的光雕艺术是由日本团队执行,结合日本东京车站,让新竹车站与东京车站相呼应,精采可期。(嘉登会展/提供)
记者洪美秀/专题报导
新竹市光临艺术节的光雕秀也会与现场民众互动,将城市化身为光雕剧场。(新竹市府/提供)
今年由新竹市主办的台湾灯会因防疫取消,主办单位发挥创意,让灯会的艺术创作华丽变身,将于盛夏迎来光临艺术节,期盼以「光来临」的正面能量,一扫百年大疫的阴霾,鼓舞人们与希望之光再相会。
新竹市府即将在盛夏举办新竹光临艺术节,是台湾灯会的转型活动,市长林智坚(中着西装者)与艺术家团队邀请全国民众来观赏。(记者洪美秀摄)
光影音乐古蹟 共构古城时光大戏
新竹市光临艺术节策展团队之一的当若iF策展人王孝萱说,原本要在2021台湾灯会中展现古蹟与光雕绚丽之美,无奈因疫情而被迫停办,但黑暗的转机就是光明再现,今年夏天,将改以「新竹光临艺术节」诠释「光」的艺术,光透过科技千变万化,将3D光雕和音乐结合古蹟主体,让古蹟说台湾的故事,并透过光雕艺术抚慰人心、拥抱光明。
古蹟与光雕艺术的结合看似不难,但要展现震撼效果与人文历史故事性,就变成巨大挑战。王孝萱说,策展团队花很多时间研究新竹市的历史与古蹟特色,发现这座城市与科技、晶片、光雕的连结竟如此微妙,300年的历史加上百年古蹟,透过光雕、光影、音乐,有如一场时光大戏,百年不动的古蹟搭配不断流变的历史场景,一幕幕、一段段述说着时代递嬗,而听者、观赏者在观看光雕历史大剧时,彷彿在光影中寻获与城市的生命连结。
王孝萱说,这次选定新竹市旧城区的古蹟展现光雕作品,希望让观众更深层地认识城市文化、古蹟内涵,让光雕不仅是视觉化的科技演出,更能陈述古蹟的历史与特色。
团队也遇到古蹟建筑和颜色的挑战,像新竹州厅及警察局古蹟是红砖色,团队在构图或进场装置时,也针对古蹟的保护逐一考量,且针对新竹州厅、影博馆、新竹一信、北大教堂及美术馆,先製作古蹟建筑模型,经不断投影调整光影后,终能呈现古蹟与光雕的最佳状态。
8国艺术团队 串接城市古蹟群
光临艺术节首次把光雕艺术与古蹟建筑做结合,包括新竹火车站、新竹州厅、新竹市立美术馆、北大教堂、第一信用合作社、公卖局新竹支局、影像博物馆和警察局、林务局新竹林管处、消防局博物馆等古蹟群,都成为光雕艺术的主角,光雕艺术在古蹟建筑上跳跃、转身、相遇与碰撞,延展古蹟的想像力。
包括台湾、日本、荷兰、德国、义大利、香港、澳洲与英国等8个国家的艺术团队,运用光雕、音乐、艺术让古蹟说故事,透过科技光影、艺术音乐,让视觉和听觉浸淫于艺术感、科技感与未来感。其中,德国柏林节策展团队为站前客运大楼量身订做光雕秀,幻化绚丽的光影搭配音响,观赏者不用到柏林就能一睹国际级光雕作品。
台湾在地艺术团队以国定古蹟东门城为发想,让东门城化身为「全台湾最大」户外环形剧场,用梦想、未来、勇气诉说台湾故事。
新竹市东门街、民族路口的市定古蹟「公卖局新竹支局」则用投影历史上的建筑样貌,带民众穿越时空,再利用打灯方式突显建筑圆型拱面线条,将古蹟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次呈现。
姊妹车站东京 与新竹在光雕中相遇
1934年的市定古蹟「新竹第一信用合作社」,策展团队突显圆拱状建筑、圆拱窗的古典建筑,运用光影将建筑变身为最火红的「老虎拉霸机」、「布穀钟」,且有打砖块游戏,要让观赏者重温90年代时光。
中正路上仿哥德式建筑的「北大教堂」,利用不断变幻的花窗艺术光雕秀,呈现教堂的历史,庄严圣乐声融合建物,散发安定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古蹟新竹车站与日本东京车站是姊妹车站,请到日本NAKED创意团队将相隔两地的车站,透过光雕艺术相逢暨呼应,宛如「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从新竹车站看见东京车站影像,也寓意台日友好情谊。
新竹光临艺术节7月登场,是2021台湾灯会的转型艺术活动,为期2个月,将呈现76件光雕艺术作品,除旧城区的古蹟光雕,也在东大光廊、隆恩圳、护城河、东门城、火车站等处展出,邀请民众7、8月光临新竹市,当光之再临,带来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