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开幕协奏曲之夜 廖国敏携手国台交献经典
〔记者陈昱勋/台北报导〕「TIFF长笛无极限──开幕协奏曲之夜」将由活跃国际舞台的香港指挥廖国敏携手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以德布西《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为第六届「TIFF国际长笛艺术节」揭开序幕,此场也是廖国敏与国台交唯一一场台北音乐会。
「TIFF长笛无极限──开幕协奏曲之夜」4月28日登场。左起长笛教育家庄清霖、长笛家胡志玮、钢琴家汪奕闻、指挥廖国敏、艺术总监樊曼侬、长笛家廖薏贤与杨智越、国台交团长刘玄咏。(记者陈昱勋摄)
台湾长笛盛会「TIFF国际长笛艺术节」为新象艺术总监樊曼侬秉持对长笛艺术的热忱,自2006年起每3年办理一次,邀请国内外顶尖长笛艺术家齐聚一堂。樊曼侬说,去年疫情爆发后,担忧着是否能在今年如期办理,也因为有这么多的国内优秀演奏家能呈现重要曲目,今年艺术节才会大胆决定如期举办,不少精采作品得以在台湾首演。
率先由国台交献演的《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是德布西以19世纪法国诗人史提芬.马拉梅田园诗《牧神的午后》为灵感而写,其中长笛独奏片段一向脍炙人口,为最初让德布西声名不朽的杰作,1894年巴黎首演时即征服全场听众,马拉梅甚至讚誉「这个作品不仅延伸了我诗中的情感,甚至赋予了色彩与热情」。
同场带来丹麦作曲家卡尔.尼尔森《长笛协奏曲》,富有成熟的个人音乐风格,乐段间常有令人意外的变化,此曲由目前留学于巴黎师範音乐院的台湾新世代长笛演奏家杨智越呈现,新象表示,在音乐表达上,杨智越有独有的抒情魅力,他吹奏出来的音符不仅直击人心,更有强烈的渲染力度,将带着听众越过北欧的高峻山林,奔驰在旷野峡谷里。
音乐会下半场将接连献演两首全台首演作品,一首为曾替电影《不可能的任务》谱写耳熟能详主题曲的阿根廷作曲家拉罗.席夫林作品《加勒比海协奏曲》,全曲笼罩浓厚的热带氛围,由国际演出经验丰富的长笛家廖薏贤领衔演奏;第二首为德裔捷克作曲家艾尔温.舒霍夫的《双重协奏曲》,该曲运用大量爵士元素与繁複的节奏,将由胡志玮与汪奕闻分别以长笛的快速音阶和钢琴的滑奏,为开幕夜画下句点。
现为香港管弦乐团驻团指挥的廖国敏,难得来台为长笛艺术节协力演出,廖国敏表示,音乐会曲目非常特别,风格迥异,例如舒霍夫是一位南美电影配乐的作曲家,曲目里有好莱坞音乐元素,也有南美探戈节奏,相当特别,此次演出是他指挥生涯首度在同场音乐会中指挥3首长笛协奏曲,非常难得也十分期待。演出将于4月28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详洽OPENTIX两厅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