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谣大师叶俊麟手稿真迹 週日起基隆黄蜡石文化馆展出
基隆社区大学团队以手作製作基隆屿灯塔、大唱盘等,搭配大师生活文物,呈现叶俊麟创作中的基隆意象如〈雾夜的灯塔〉。(记者林欣汉翻摄)
〔记者林欣汉/基隆报导〕台湾本土作词家叶俊麟创作的台语歌谣〈旧情绵绵〉、〈思慕的人〉传唱当年庶民心声,脍炙人口,今年是叶俊麟100岁冥诞,基隆社区大学从他的故居搬回3卡车的文物,明天(11日)起在黄蜡石文化馆(基隆市暖暖区过港路52号)展出,包括叶俊麟的手稿真迹、生活文物,连他的钢琴也搬来,在调音之后,提供知音人土当场弹奏。
基隆社区大学11日起在黄蜡石文化馆展出作词大师叶俊麟的手稿真迹、生活文物。(记者林欣汉翻摄)
基隆社区大学表示,叶俊麟本名叶鸿卿,1921年9月22日出生于基隆仙洞,曾在基隆开过杂货店,经历许多生活困顿,一直到与洪一峰合作后,才在流行音乐绽放美丽花朵,创作台语歌谣〈旧情绵绵〉、〈思慕的人〉、〈淡水暮色〉、〈宝岛曼波〉等词作8000多首,开创60年代台语流行歌的另一番场面,是少数能横越数十年、创作不歇的词曲作家,其指导提携无数歌坛新秀,更是堪称台湾乐坛与文坛佳话。
基隆社区大学11日起在黄蜡石文化馆展出大师叶俊麟的手稿真迹、生活文物。(记者林欣汉翻摄)
叶俊麟的创作有很多故乡基隆的景物、生活故事及意象,如〈惜别夜港边〉、〈船去情也断〉、〈雾夜的灯塔〉、〈船上的男儿〉等,港边、船、灯塔、海等意象都可看出他对基隆的情感。
为纪念这位台湾歌谣大师,基隆市愿景永续发展协会、基隆社区大学在他今年100岁冥诞举办《叶俊麟音乐创作暨生活文物展》,从叶俊麟故居搬回3卡车的文物,除了精采手稿真迹、生活文物,也包括他的钢琴,在调音之后,将提供知音人土当场弹奏。
基隆社区大学11日起在黄蜡石文化馆展出作词大师叶俊麟的手稿真迹、生活文物。(记者林欣汉翻摄)
基隆社区大学校长蔡素贞说,展出现场为了呈现叶俊麟创作中的基隆意象如〈雾夜的灯塔〉,团队以手作製作基隆屿灯塔、大唱盘等搭配大师生活文物。明天开幕活动,叶俊麟的儿女叶赛莺、叶焕琪也会到场,分享大师创作过程与生活点滴,叶俊麟故友李鸿禧教授夫妇,宝岛歌后纪露霞,将与叶俊麟歌谣乐团一起演出大师作品。